說到2019北京世園會最受歡迎的展館當屬中國館“錦繡如意”了,聚集中華園藝精華,向世界徐徐展開一幅恢宏的錦繡畫卷。
“祥和逸居”屬于“中國生態文化展區”的一部分,通過多媒體手段將展覽語言與建筑空間緊密結合,戲劇化的空間敘事手法向人們詮釋“中國生態民生觀”。
文人雅居,彰顯東方氣韻
走進“祥和逸居”,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由光影和紗幕營造的沉浸式體驗空間。
通過數字影像描繪古代的文人雅客茂林竹居的生態狀態和皇家園林的恢弘氣度,營造生態惠普空間,傳遞“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民生福祉”的生態民生觀。
茂林竹居,引人入畫
孔雀被譽為“百鳥之王”,是一種吉祥鳥深受人們喜愛。利用孔雀開篇,不僅代表一種吉祥如意的寓意,更是希望在孔雀開屏的瞬間驅邪除煞為人們帶來好運。
以宋代《十八學士圖》、《西園雅集圖》為腳本,通過動態數字展示將古代畫卷與現代創新理念相結合,將中國傳統人文精神“含蓄又復歸平和自然的狀態”含于園藝之間,營造“人從畫中來”的步入式沉浸游覽體驗。
運用國畫中的工筆淡彩技法加以描繪,展現東方神韻。青煙縈繞下,文人墨客猶如駕霧而來的仙人,在清幽古樸的中式園林中寄興于琴棋書畫。彰顯出文人雅士閑居生活的高雅格調。
萬園之園,四季交替
中國是享譽世界的“園藝大國”、“園林之母”,皇家園林圓明園更被譽為“萬園之園”,堪稱中國古代皇家園林中的典范。
從清代名畫的《圓明園四十景》中,我們不難窺探到圓明園美麗面紗下的雍貴和光輝。通過數字視覺,真實呈現這幅“中國成就最高的工筆畫卷”中的精彩內容。解密“萬園之園”的園藝密碼,再現圓明園昔日盛景。
從冬季祥和的清晨到秋季輝煌的黃昏,以時間為主線,展現了從白雪皚皚,到花紅遍野,從細雨紛紛,到五谷豐登的美麗景象,在光影變幻中將皇家園林的園藝氣度呈現在觀眾眼前。
背后創作故事
矩形展示空間內,采用創新的空間遞進式全景影像給觀眾帶來深度的沉浸與穿越。借助兩道全息紗幕,使用先進的集成播控系統,將畫面與聲音完美結合,塑造真實三維空間的沉浸式感官體驗。帶觀眾步入畫中世界,體味“風拂花開,居士怡然”的風骨氣韻。
為了更好的實現三維立體國畫效果,團隊成員基于自主研發技術,打造可自動生成三維立體國畫效果的系統。
該系統可以自動模擬國畫工筆重彩中的勾線,筆觸,暈染等效果,為沉浸式國畫體驗空間的呈現提供了技術層面的支持與幫助。
這一次創造性的嘗試與探索,不僅為國畫藝術創造了新的延展空間,也為未來打造沉浸體驗空間提供了技術上的助力與加持。
“祥和逸居”從枝葉輕拂與花鳥呼吸的律動中,從文人居所到皇家園林的生態之趣中,從春夏秋冬的四季變換中,感受園藝與生活的緊密結合,凸顯良好的生態環境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將數字視覺體驗與中國生態文化完美結合,向世界展現中國綠色生態之美。
中國世園會
將中華民族的歷史文脈
融入到自然景觀和設計作品中
用中國設計展現中國精神和文化力量
……
展覽現在還在進行中,將持續到2019年10月7日
地點在北京市延慶區西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