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良渚博物院的前身是1994年由江澤民題寫館名并開館的良渚文化博物館,位于余杭區良渚鎮美麗洲公園,隸屬于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委員會,是一座良渚文化專題類的考古學文化博物院,于2008年9月29日正式對外開放。博物院占地面積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萬平方米,展覽面積4000多平方米,內設3個常規展廳、1個臨時展廳以及文物專用庫房和為公眾開放的休閑場所等功能區塊。 良渚博物館建筑由英國著名建筑設計師戴衛?奇普菲爾德設計,以“一把玉錐散落地面”為設計理念,由不完全平行的四個長條形建筑組成,被稱為“收藏珍寶的盒子”。整個建筑凸顯簡約、粗獷、厚重、大氣的特征,注重景觀與自然的結合,在依山傍水、野草凄凄的景致中,置于藍天白云間,讓人強烈地感受到一種藝術與自然、歷史與現代的和諧融和。建筑外墻全部用黃洞石砌成,遠看猶如玉質般渾然一體。院內穿插設計了三個天井式主題庭院,運用中國園林建筑的元素,點綴美人靠等建筑小品。 |
良渚博物館基本展覽總主題為“良渚文化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突出展示良渚文明在中國和世界同類或同時期文明中的地位。展覽設計理念是:雍容華貴、高雅親和。展覽力求創新陳列理念、合理運用先進的展示方法和手段,努力化解良渚文化的專業元素,使博物院成為一座可觀、可學、可觸、可玩的平民化博物館。在三個相互聯系又獨立的展廳中,分別陳列“發現求真”、“良渚古國”和“良渚文明”三大內容,另外在第一展廳和第三展廳中分隔出前廳和尾廳,作為導引和結束。 良渚博物院的工作目標是:成為良渚文化和良渚遺址的文物收藏中心、陳列展覽中心、學術研究中心、資料信息中心、普及宣傳中心、旅游服務中心、愛國主義教育中心和優秀的青少年教育活動第二課堂。 |
歷經10個月的改造升級,良渚博物院今日下午即將重新開館迎客! 此次良渚博物院改造,每個細節都經過了精雕細琢。在布展上,通過全方位、全景式、全信息、全過程的展陳,增加博物院本身的時代感、科技感,提升觀眾的觀賞感和體驗感,讓博物院不再只是受教育的場所,而是成為人們文化休閑一種生活方式。 |
![]() |
![]() |
良渚博物院這次做了一個大膽的嘗試,也是此次改陳的一大變化,那就是照明的設置——讓大家進來有一種感覺,視覺很亮,像自然光照了進來。 | ![]() |
||
|
在中國長江下游,有一個古稱“震澤”的太湖。距今五千年前后的良渚遺址位于環太湖流域的西南部。這里氣候溫潤,水網密布,資源豐富,適合人居,為良渚先民提供了創造文明和早期國家的歷史舞臺。 | ![]() |
![]() |
良渚古城是良渚文化權力與信仰的中心,位于山環水抱的“C”形盆地中,逐漸形成宮殿區、內城、外城的三重布局結構,與后世都城“宮城、皇城、郭城”的三重結構體系類似。近年在古城外圍還發現有大型水利系統,這是中國最早的經過科學規劃的水資源管理系統,在城市規劃史和建設史上堪稱杰作。 良渚古城以其選址之科學、規劃之合理、體量之宏偉,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史前都邑城市的典范。 |
![]() |
中華玉文化源遠流長,良渚玉器無與倫比。 |
![]() |
作為政權、等級和宗教觀念的物化形式,良渚文明的玉禮器規格等級之高、制作水平之精不僅展現了良渚制玉工藝的最高水平,更反映出良渚復雜的社會組織和統一的宗教信仰,成為影響中國數千年“禮制”的重要源頭。 |
![]() |
![]() | 最炫酷的大片,莫過于“良渚古城”展廳新增的球幕影院,會循環播放一部10分鐘的解讀良渚古城及其外圍水利系統的影片,可以說,這是一部史詩級大片,環繞立體聲包裹耳朵,這次也是“全球首映”。 和常規影院不同的是,影廳里沒有一排排座椅,只擺幾個可愛的懶人沙發,一場只能容納25人,像個黑匣子。所以,博物院每天在總臺發號,每半小時安排一場,一場25人。想看電影的你,請務必去總臺取號等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