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投影機的工作原理
現在市場上有很多打著全息投影機的產品,但是這些產品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全息投影機,市場上我們能夠見到的全息投影機都是利用人眼的左右視覺差來實現達到立體效果的,按全息定義其實不該被叫做“全息投影機”。
定義上的全息是利用光學干涉原理,通過一定的方法把物體發出的光的全部信息記錄下來,做成一張全息照片,全息照片能夠記錄下物體發出光的振幅信息和相位信息。觀看時需要通過一束光照射在全息照片上,就可以再現出物體發出的光,使實物的虛像被人的眼睛看到。
據資料記載,阿爾卑斯電氣與英國劍橋大學曾經共同開發過一款“全息投影機”樣機。這款投影機不需要長焦鏡頭等附件,可以實現將普通攝像機拍攝的影片實時轉換為全息影像的功能。這款全息投影機的結構非常簡單,只需將激光作為投射光射向映出全息圖干擾條紋的反射式液晶面板,再將其反射光投到銀幕上即可。全息圖與全息照片的作用一樣,但功能更加的豐富,全息圖是一種可以被記錄在普通照片中丟失的光的方向的相位信息、以及明暗及顏色(波長)信息一同加以記錄并播放的技術。因為沒有丟失的信息,所以“不存在對焦的概念。

目前,阿爾卑斯電氣與英國劍橋大學開發的這款全息投影機,只能放映單色的影像,但阿爾卑斯電氣公司的負責人表示,計劃在不久的將來會實現利用紅(R)、綠(G)、藍(B)等3色光放映彩色影像。
|